Monad 测试网上线一周交易量突破 1 亿笔,展现高性能 Layer 1 区块链实力,引关注。
Monad 融合 EVM 兼容性与每秒万次交易能力,Wormhole 和 PancakeSwap 已加入生态。
Monad 主网预计 2025 年末上线,技术与生态并进,或成区块链新星。
2025年2月27日,Monad官方发布了一个震撼数据:其测试网上线仅一周,交易数量便突破了1亿笔。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人们对区块链测试网活跃度的认知,也使得Monad这一新兴的Layer 1区块链项目成为了行业焦点。
(图片来源:x)
从上线首日即集成跨链桥Wormhole,到随后PancakeSwap的部署,再到交易量的爆发式增长,Monad凭借其“高性能与以太坊虚拟机兼容并存”的特点,用实际表现证明了其技术实力。那么,Monad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区块链项目?为何它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引发广泛关注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Monad是由Monad实验室打造的一个高性能Layer 1区块链项目,成立于2022年,核心团队由来自高频交易(高频交易)和技术领域的专家组成,包括首席执行官Keone Hon、首席技术官James Hunsaker和首席运营官Eunice Giarta。通过多轮融资,Monad共筹集了2.44亿美元,其中2024年由Paradigm领投的2.25亿美元更是彰显了资本对其潜力的认可。
(图片来源:Rootdata)
Monad的核心目标是打造一个兼具去中心化、安全性与高性能的区块链平台。其设计宗旨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区块链的极致可扩展性,解决当前大多数公链的性能瓶颈问题,同时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与其他一些区块链平台不同,Monad不仅关注交易吞吐量和确认时间,还致力于简化开发者的使用体验,为现有的以太坊生态系统提供兼容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
Monad 相较于其他区块链的相对优势
在当前区块链领域中,Monad凭借其独特的技术架构、出色的性能以及与以太坊虚拟机的兼容性,展现出了许多相对于其他竞争链的优势。下面我们将对比Monad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探讨它在多个方面的相对优势。
(图片来源:Monad Web)
高吞吐量与低延迟
Monad每秒可以处理高达10,000笔交易(TPS),而其区块时间仅为1秒,这使得它在吞吐量和延迟方面表现十分突出。相比之下,虽然Solana也因其高吞吐量而广受推崇,但其网络仍曾面临过几次停机和性能瓶颈的问题。而Aptos和Sui等平台在吞吐量上表现优秀,但其依赖于Move语言,导致开发者在迁移现有的应用程序时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和生态兼容性问题。
Monad则通过采用先进的并行执行技术(乐观并行执行)和共识与执行解耦,在保证高吞吐量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网络延迟。这使得Monad在实时交易、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和链上游戏等需要高性能和低延迟的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Monad 完全EVM兼容性
一个关键的优势是Monad的EVM兼容性,这一点与Solana和Aptos等平台形成鲜明对比。虽然Solana和Aptos拥有强大的技术特性,但它们各自采用了与以太坊不兼容的编程语言(Solana使用Rust,Aptos使用Move),这就导致了开发者在这些平台上开发应用时需要重新学习新的语言和工具。
Monad的EVM兼容性意味着现有的以太坊开发者和生态系统可以无缝迁移到Monad平台,且现有的以太坊智能合约和工具(如MetaMask钱包、Truffle框架等)都能在Monad上直接使用。这使得Monad可以迅速吸引到大量的以太坊开发者和项目,减少了迁移的障碍,并能快速融入已成熟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低成本和去中心化特性
Monad将交易费用压低至低于1美分,并通过降低节点硬件要求(如支持SSD存储状态)进一步降低了参与门槛。这使得更多用户能够参与到区块链网络的维护中,从而增强了其去中心化程度。
相比之下,Solana的低交易费用虽然也很有吸引力,但由于其网络依赖于较为复杂的硬件要求,普通用户很难参与到其节点的运行中。而Aptos和Sui尽管在高吞吐量上有优势,但由于其底层技术的特殊性,仍需在可持续性和去中心化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Monad通过让普通用户也能够轻松运行节点,增强了去中心化的特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网络的安全性,也使得生态更加广泛和健康。
Monad 单槽最终性(Single-slot finality)
Monad采用单槽最终性技术,使得每个区块在被生产后几乎即时地获得确认,确保交易确认的速度极快。这项技术意味着用户无需等待多个确认,就可以确认交易的有效性,大幅提升了交易体验,特别是在需要快速确认的DeFi应用和交易场景中尤为重要。
相较之下,Solana和Aptos的网络虽然提供了快速的交易确认时间,但它们在最终性上并没有Monad的单槽最终性那样高效。Solana的最终性依赖于网络的稳定性和共识机制,而Aptos则在这一方面仍需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在大规模应用中,最终性问题可能会影响网络的可靠性。
Monad的测试网成绩只是其征途的起点,上线一周交易量突破1亿笔的测试网成绩,正是这些技术承诺的初步验证。从2月19日测试网启动,到2月24日PancakeSwap上线,再到交易量激增,Monad不仅展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也吸引了跨链协议(如Wormhole)和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去中心化金融)的快速落地,为生态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以下2个方面的未来发展,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Monad主网与代币经济学
根据当前进度,Monad主网预计将在2025年晚些时候上线,届时可能会推出原生代币并伴随空投活动,激励早期用户和开发者。代币经济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其去中心化程度和社区参与度,尤其考虑到风投的集中持股,如何平衡代币的分配将成为关键挑战。
Monad的生态能否继续扩张
(图片来源:Monad Web)
测试网阶段,Wormhole、PancakeSwap等重量级项目已加入Monad网络,官方预计主网上线时生态项目将增至150-200个。Monad的高性能和低成本特性使其在去中心化金融、非同质化代币和链上游戏等领域具备巨大潜力,同时与LayerZero、Pyth Network等合作的深入将进一步提升其跨链能力,连接更广泛的区块链生态。
Monad测试网交易量突破1亿笔,不仅是其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是对未来区块链发展的预演。它以高性能为基础,以以太坊虚拟机兼容性为桥梁,试图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中开辟新天地。尽管主网尚未上线,挑战依旧存在,但Monad已经点燃了社区的热情和行业的期待。未来,它能否兑现“下一代区块链”的承诺,引领我们进入更高效、更开放的Web3时代,值得所有人期待。
返回顶部